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本技术人已于2022年11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号为2022231885374,名称为一种薄膜产品双仓上料检测装置的专利申请,并出售该装置,经过市场反馈和客户要求,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改造的地方在于在先装置采用双流道设计,产能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过盛,过盛的产能意味着过高的造价,中小型企业需要一条单流道的检测装置;
3.其次需要升级单流道下对薄膜产品多规格的兼容性,和应对多规格薄膜产品的纠偏,以保证检测的准确率。
4.综上所述市场需要一种产能适中、造价合适和准确率高的偏光片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市场需要一种产能适中、造价合适和准确率高的偏光片检测装置的问题,提供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发片模块、清扫模块、aoi检测模块、剔废模块和收料模块,该装置仅有一条流道,所述清扫模块和aoi检测模块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可对多种规格偏光片进行纠偏的纠偏模块;
7.所述纠偏模块的中后段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纠偏导向机构和挡料机构,纠偏导向机构和挡料机构相互配合运作,所述纠偏导向机构上设置有可调节位置以适应多种规格偏光片的定位导流板,与定位导流板相对一侧的纠偏导向机构上,设置有向定位导流板所在往复运动实现来料纠偏的纠偏导流板;
8.所述收料模块的末端设置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料仓。
9.进一步的,所述纠偏导向机构水平且与来料方向垂直的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纠偏导向机构包括纠偏电机、丝杆、定位导流板、纠偏导流板和气缸,纠偏电机与丝杆连接并通过丝杆,驱动设置在丝杆上的定位导流板沿丝杆方向水平移动,纠偏导流板与气缸连接,气缸驱动纠偏导流板向定位导流板所在方向往复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为圆形皮带输送带。
11.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挡料电机、转轴和若干挡块,挡料电机与转轴并驱动转轴转动,转轴上均匀分布若干挡块。
12.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电机驱动挡块逆时针的圆周运动,挡块逆时针转动时的前进侧为弧形面结构,与弧形面结构相对一侧为垂直面。
13.进一步的,所述料仓的安装高度低于在前收料输送带的高度,料仓从高到低的倾
斜,料仓与收料输送带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吹气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1、在现有的双流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使得整机的体积变小造价更低,2、并在简化后的基础上优化整机,在清扫模块和aoi检测模块之间安装纠偏模块,以保证进入aoi检测模块偏光片的姿态,提高检测精度,3、同时通过调节纠偏模块定位导流板的位置以实现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偏光片,提高了整机的兼容性,4、最后为了提高收料速度和收料后的规整度,料仓的安装高度低于在前收料输送带的高度,料仓从高到低的倾斜,偏光片在离开收料输送带的瞬间由吹气管吹气承托减缓下降速度,偏光片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进料仓中时,偏光片从高的一头往低的一头落下,实现“抚平”的动作,省去后期人工对收料的二次处理。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兼容性强、检测精度高和收料规整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纠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纠偏导向机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3中纠偏导向机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图3中挡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收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清扫模块,2、aoi检测模块,3、纠偏模块,4、输送带,5、偏光片,6、收料模块,7、发片模块,8、剔废模块;
25.30、偏导向机构,301、纠偏电机,302、丝杆,303、定位导流板,304、纠偏导流板,305、气缸,306、第一固定板,307、磁铁,308、导向轴,309、第二固定板;
26.31、挡料机构,311、挡料电机,312、转轴,313、挡块;
27.61、收料输送带,62、料仓,63、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9.如图1到图7所示的一种单流道快速定位偏光片aoi检测装置,由于同一申请人已于2022年11月3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号为2022231885374,名称为一种薄膜产品双仓上料检测装置的专利申请,本技术作为该申请的升级改良版本,下文将省略两者相同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连接关系的描述,主要争对改进的地方进行描述说明。
30.区别点一:双流道改为单流道,同时将发片模块7改为如图2所示的发片模块7,该发片模块7也于之前由申请人申请了专利,属于现有结构;剔废模块8的仓储数量也做了相应的缩减。
31.区别点二:为了提高单流道整机的兼容性和检测精度,在清扫模块1和aoi检测模块2之间安装了纠偏模块3,纠偏模块3的前端与清扫模块1的后端对接,纠偏模块3的后端与aoi检测模块2的前端对接,纠偏模块3的中后段从前往后依次安装纠偏导向机构30和挡料机构31,纠偏导向机构30水平安装在输送带4的上方,并与输送带4来料方向垂直;挡料机构31平行安装在纠偏导向机构30的后端。
32.纠偏导向机构30包括纠偏电机301、丝杆302、定位导流板303、纠偏导流板304和气缸305,纠偏电机301通过齿轮组、联轴器或万向节等常规方式与丝杆302连接,丝杆302上可以直接安装定位导流板303,也可以如图中所示的通过第一固定板306安装定位导流板303,第一固定板306和定位导流板303优先通过磁铁307吸附连接,方便微调定位导流板303的位置,采用螺丝等常规固定手段亦可。丝杆302两边各有一根导向轴308,丝杆302转动调节定位导流板303在输送带4位置,定位导流板303仅在更换偏光片5规格时进行调整,平时是不动的,可以看作是一条定侧边;定位导流板303相对一侧是作为动侧边的纠偏导流板304,纠偏导流板304可以直接与气缸305连接,或如图所示的通过第二固定板309与纠偏导流板304连接,为了方便微调纠偏导流板304的位置,第二固定板309也优先采用磁铁与纠偏导流板304连接。
33.挡料机构31包括挡料电机311、转轴312和若干挡块313,挡料电机311通过齿轮组、联轴器或万向节等常规方式与转轴312连接,转轴312上均匀安装有四块挡块313,挡料电机311通过转轴312驱动挡块313做逆时针圆周运动,挡块313逆时针转动时的前进侧为弧形面结构,与弧形面结构相对一侧为平面侧。
34.为了在纠偏时减小输送带4与偏光片5直接的摩擦,输送带4选用了市购的圆形皮带输送带,本技术中除纠偏模块3的输送带采用圆形皮带输送带外,其余的输送带均采用市购的平皮带输送带。
35.区别点三:为了提高收料速度和保证收料后的规整度,省去人工的二次规整;收料模块6包括收料输送带61和料仓62,料仓62位于收料模块6的末端,料仓62的安装高度低于在前收料输送带61的高度,料仓62从高到低的倾斜,料仓62与收料输送带61之间设置有两根吹气管63,吹气管63的吹起口成水平或略微抬起状。
36.简单描述纠偏模块3的工作过程
37.步骤1:根据偏光片5的规格,利用纠偏电机301调整定位导流板303的位置;挡块313以平面侧垂直于输送带4的0
°
状态,等待偏光片5的到来。
38.步骤2:偏光片5沿定位导流板303向后移动,直到接触挡块313的平面侧,由于输送带4的不停转动,使得偏光片5完成初步纠偏。
39.步骤3:气缸305顶出对偏光片5进行二次纠偏。
40.步骤4:纠偏完成后,挡块313向后转动90
°
放行偏光片5向后续工位。
41.步骤5:挡块313和气缸305同时动作,其中挡块313回转90
°
,成平面侧垂直于输送带4的0
°
状态,气缸305回缩带动纠偏导流板304复位。
42.步骤6:重复步骤2到步骤5的过程实现连续纠偏。
43.简单描述收料模块6的工作过程
44.偏光片5在离开收料输送带61的瞬间由吹气管63吹气承托减缓下降速度,偏光片5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进料仓62中时,料仓62具有一个由高到低的一个倾斜,偏光片5进入料仓
62后从高的一头往低的一头落下,实现“抚平”的动作,省去后期人工对收料的二次处理,由于偏光片5是由高到低的一个平铺过程,也保证了两片偏光片之间没有空气存在。
45.纠偏电机301和挡料电机311同为市购的伺服电机。
46.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