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837947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
【背景技术】
[0002] 视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其神经纤维由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的髓鞘所包裹。少突 胶质细胞凋亡常引起0n(0ptic neuritis,视神经炎),是一种累及视神经进而导致轴突损 伤的炎性脱髓鞘疾病。
[0003] 0n是cis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临床孤立综合征)的一种类型,在临 床上,cis病人可以进展为ms(multiple sclerosis,多发性硬化)或nmo(neuromyelitis optica,视神经脊髓炎)等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在 脱髓鞘疾病中,cns不但存在髓鞘的脱失,也存在轴索的损伤,就ms和nm0而言,nm0的病理 学损伤在轴索上更为明显,特别是aqp4蛋白密集区域。在疾病早期,特别是0n初次发作的 时候,aqp4-ab,csf-0cb等免疫指标为疾病的进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但是由于 随访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在0n首次发作后,疾病的预后和转归尚不能有较为合适的生 物学指标作为参照。
[0004]西方国家报道以 id0n(idiopathic demyelinating optic neuritis,特发性脱髓 鞘性视神经炎)最为常见,该种类型的on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ms关系密切,0ntt研究小 组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发现,成人患者中有近50%的孤立视神经炎患者(72%发病时颅脑 mri阳性,25%发病时颅脑mri阴性)最终转化为ms。而在亚洲国家,关于nm0的报道较多。 很长一段时间,对nm0是独立的疾病或ms亚型一直是有争议的,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血清中 aqp4(aquaporin-4,水通道蛋白4)抗体是nm0较为特异的一项指标,在nm0诊断中有较高 的敏感性(68-91% )和特异性(85-99% )。nm0除了部分原发进展型(10% )之外,多由反 复发作的id0n发展而来(90% )。这部分最终发展为nm0的0n患者,在视神经脊髓炎首次 发病的过程中,其临床表现和普通的0n极为相似。同时由于这部分0n患者血清中aqp4抗 体的阳性率很低,仅约3-5%,因此并不能依靠aqp4抗体检测预判其疾病的转归。鉴于此, 寻找新特异有效的生物学标记物及阻碍疾病髓鞘再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0005] 髓鞘再生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发生后的重要修复方式,主要由 0pcs(01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具有功能 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包绕轴突,重新执行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神经元的保护、营养等功能。 但是在部分0n和nm0等脱髓鞘疾病中,髓鞘的再生明显被抑制,这可能是因为促进髓鞘 修复的因子的缺乏和/或抑制髓鞘修复的因子的增加,而导致〇pcs在病变部位成熟化 (maturation)失败,使髓鞘再生受阻。
[0006] 从上世纪末至今,有关ms和nm0生物标记的研究,为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及 治疗提供了重大支持。然而作为这两种cns脱髓鞘疾病的一部分,在临床上首次发作的0n, 其疾病走势仍是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目前nm0的重要诊断指标aqp4-ab往往在 患者还处在0n阶段时无法检出。但是其他一些因子,尤其是与神经髓鞘再生相关的细胞因 子,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因子、趋化因子12和趋 化因子14。
[0007] cxcl12(c-x-c motif ligand 12,趋化因子 12)又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l(sdf-l), 属于cxc类趋化因子家族。cxcl12与cxcr4具有高度亲和力,二者形成的cxcl12/cxcr4轴 在免疫介导及炎症反应、hiv感染、恶性肿瘤的侵润转移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 patel等人研究发现在脱髓鞘实验动物模型中阻断cxcl12/cxcr4信号通路减弱受损的中 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再生,这提示cxcl12可能参与调节opcs迁移、增殖或分化形成少突胶质 细胞的过程。另有研究显示,基因敲除cxcr4的动物在脱髓鞘模型中出现髓鞘修复障碍,并 发展成为慢性脱髓鞘。可见,cxcl12在对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并参与髓鞘修复的过 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tanegashima等人发现,另一个cxc类趋化因子家族成员 cxcl14(c-x-c motif ligand 14,趋化因子14)可以竞争性结合cxcr4,从而阻断cxcl12/ cxcr4信号通路。在动物实验中,rogf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血小板衍生因 子)可以调节opcs向脱髓鞘部位迁移,促进慢性脱髓性疾病的髓鞘再生。
[0008] 但是截止到目前,pdgf、cxcl12、cxcl14在0n中的变化尚不清楚,因此检测togf、 cxcl12和cxcl14在on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有可能找到新的诊断和转归判断的生物学标 记,并有可能进一步揭示视神经炎发病和恢复的生理机制。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所述生物诊断标记物是脑脊液 中血小板衍生因子、趋化因子12和趋化因子14。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包括视神经炎0n和视神经 脊髓炎nm0,且在视神经炎0n的不同阶段,还能通过监测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和趋化 因子12评估其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情况。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检测0n和nm0患者脑脊液中 cxcl12、pdgf及cxcl14的水平和变化,发现了 0n和nm0新的生物学标记物,评估其髓鞘再 生能力,为0n和nm0的预后及转归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各组患者脑脊液cxcl12、pdgf及cxcl14水平(x土s,ng/ml)比较图,其中 < 0. 05, #p < 0. 01,< 0. 001 ;
[0015] 图2是on不同发病时期cxcl12、pdgf水平(x土s,ng/ml)比较图,其中*p<0.05, **p < 0. 01, < 0. 001 ;
[0016]图 3 是mri 分组 cxcl12、pdgf 水平(x土s,ng/ml)的比较图,其中林p < 0? 01, _p < 0? 001 ;
[0017] 图4是脑脊液cxcl12与togf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实施例1
[0020] 1 实验
[0021] 1.1研究对象
[0022] 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的55名患者。 其中0n患者35人(以本次发病后4周为节点,分为急性期组18人及平稳期组17人),nm0 患者10人作为实验组。on符合美国0ntt研究小组提出的视神经炎诊断标准。nm0则符合 wingerchuk 等人提出的诊断标准。选取 cvst(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卢页内 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人作为对照组,并且在性别、年龄上与0n、nm0组相匹配。所有受 试者年龄均> 16岁,至少有3个月没有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史,排除感染性 视神经炎及其他眼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0023] 1. 2临床资料及标本的收集
[0024] 受试者均接受系统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直接及间接检 眼镜检查、goldmann眼压检测等。入院后行血清学检查和腰椎穿刺术检查,脑脊液除行常 规(白细胞计数)、生化(蛋白质、葡萄糖)及免疫(igg、iga、igm)检测外,留取第3管脑 脊液3ml,500iil/ep管分装后立即置于-80°c冰箱中保存。对于cvst的患者还需结合颅 脑mrv或者dsa检查除外其他疾病。视神经炎及nm0的患者还需进行系统的神经内科查 体,必要时行眼眶、颉脑及颈胸椎mri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0ct(0pticai coherence tom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rg(electroretinogram,视网膜电流图)等以明确诊 断。
[0025]1?3 cxcl12、pdgf 及 cxcl14 检测
[0026] 三种细胞因子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最后以空白孔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 孔的吸光度(0d值)。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0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r 2> 〇. 98),再根据样品的0d值计算出对应的样品浓度。
[0027] l 4统计学方法
[0028] 采用spss 19. 0及graphpad prism5. 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性检验采 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患者年龄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igg、 1 8八、1§1、0乂(^12、1^?、0乂(^14水平均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1±8)表示。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0va)比较不同疾病和不同时期患者csf中cxcl12、togf及cxcl14 水平,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0n不同发病时期mri阳性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 检验。同时分别对cxcl12、h)gf水平与白细胞数、igg含量及蛋白质含量进行pearson相 关性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29] 2数据分析
[0030] 2. 1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0031]0n组共有35例,其中男10例(28. 57%),女25例(71. 43%),男女之比1 : 2. 5, 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33. 97±11. 65岁。nmo组共有10例,其中女性8例(80. 00% ), 平均年龄38. 90 ± 13. 69岁,较on组年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f检查中白细胞计数 nm0组高于on组和cvst组(p = 0. 005及p = 0. 009)。9名nm0患者中,有4名igg含量 高于正常值,平均含量为3. 46± 1. 83mg/dl,高于其他各组(p = 0. 020及p = 0. 039)。其 它检测结果详见表1。
[0032] 表1患者的基本情况表
[0033]
【主权项】
1.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诊断标记 物是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趋化因子12和趋化因子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其特征在 于,所述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包括视神经炎on和视神经脊髓炎nmo,且在视神经炎on 的不同阶段,还能通过监测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和趋化因子12评估其病情变化,判断 预后情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生物诊断标记物,所述生物诊断标记物是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趋化因子12和趋化因子14。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包括视神经炎on和视神经脊髓炎nmo,且在视神经炎on的不同阶段,还能通过监测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和趋化因子12评估其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情况。本发明通过检测on和nmo患者脑脊液中血小板衍生因子、趋化因子12和趋化因子14的水平和变化,发现了on和nmo新的生物学标记物,评估其髓鞘再生能力,为on和nmo的预后及转归提供实验依据,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ipc分类】g01n33-68
【公开号】cn104698190
【申请号】cn201510112323
【发明人】魏世辉, 陈霆隽, 李朝辉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